东体:U23政策再度引发争议,这次判罚实际上开了一个不好的头

7月8日讯 针对大连人的U23政策违规事件处罚已经出炉,大连人队被判弃权损失3分。今日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发文称有五年历史的“U23政策”再度引发舆情,这次广州城的上诉成功,实际上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。
大连人对于U23球员使用违规的结果出炉,足协判定大连人“违规换人,视为弃赛”。有五年历史的“U23政策”再度引发争论。文章回顾了U23政策的历史,2017赛季,中国足协为了“给23岁以下年轻球员搭建一个比较好的舞台,创造更多的比赛时间”,推出了“要求各中超俱乐部在每场比赛中必须在首发球员中包括一名23岁以下球员”的硬性规定。一些中超俱乐部就想出了应对方法,就出现了一些球队在开场二十几秒或者1分钟左右就将U23球员换下的“名场面”。
2018赛季,中国足协补上了“漏洞”,规定一支球队在比赛中上几名外援,就要上几名U23球员。而中超球队的对策则是,开场一两分钟,用外援换下U23球员,比赛快结束时再换上两名U23球员。
2019赛季的规定也一直沿用至今,即规定“在每场中超比赛中,场上的U23球员必须不少于一名”。
文章谈到,单论这次广州城的上诉成功,明面上看是“维护了规则的权威性、公平性”,但实际上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。在极端情况下,如果一些球队每场都盯着对方的U23球员“下手”,理论上至多三张红牌,就可以让一些年轻球员板凳厚度不足或者换人名额不够的球队“弃赛”,从而换来3分。
今年是“U23球员政策”的第五年了,也就是说,这个政策的获益者是1994年之后出生的球员。如今中超的比赛中,能留洋的一个也没有,为国家队输送人才更是谈不上。张威这样的年轻球员也是因为俱乐部因出现资金问题而放弃外援、放走主力才得以崭露头角。如果以后为了鼓励俱乐部放球员走出去,出现诸如“留洋球员与外援引进或出场挂钩”的相关规定,想必也不会奇怪。规则的初衷是好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一直存在,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- 相关阅读更新时间
- 黄健翔谈国少:战术素养普遍比较模糊、传球基本功普遍缺失 2025-04-07 18:00
- 韩媒:被誉为黄金一代U17提前出局中国球迷称其比国足更绝望 2025-04-07 18:00
- 对中国U17打入制胜球,16岁乌兹别克球员:希望能赢得本届赛事 2025-04-07 17:57
- 好状态!李源一5轮4次助攻,独占本赛季中超助攻榜第一 2025-04-06 17:53
- 翻车萨格勒布近19赛季克甲18冠本赛季基本丢冠+卡帅遭下课危机 2025-04-06 17:53
- 太可惜了!张华晨超远世界波因队友犯规被吹,无奈微微摇头 2025-04-06 17:52
- 半场泰山暂10亚泰克雷桑破门张华晨世界波被吹犯规在先无效 2025-04-06 17:52
- 还好有VAR!克雷桑抢点破门,边裁举旗最终改判,李源一赛季第4助 2025-04-06 17:46
- VAR改判!张华晨惊天远射破门被判无效,主裁认定犯规在先! 2025-04-06 17:46
- 记者:蒋圣龙身体不舒服缺席训练,陈晋一赛前训练回到主力一组 2025-04-05 17:33